2008年3月26日 星期三

讀後感:Delisio (2006) 「Female, Minority Superintendents Face Double Inequity」

Delisio這篇文章提到在美國有愈來愈多的女性教育主管的趨勢,而女性主管的養成之路與男性不同,女性當上主管是因為職業的延伸,可以付出更多心力去幫助孩子;而男性多半是以管理職為目標。另外,女性在當上教育局長之前多數擔任過小學的校長,這點與男性不同。女性要當上教育局長這類主管職,根據本文所引用的研究資料,亦師亦友、以身作則、以及家庭的支持是她們成功的要件。

但我對於Delisio這篇文章的觀點並不是很信服,第一點,此調查結果來自美國,美國本身就有種族歧視等不同的複雜的社會問題,且此文並未說明調查研究以及抽樣的方法,研究結果是否具有代表性以及是否可推估美國以外地區是有待證明的。第二點,本文的研究中提及女性當上主管是因為職業的延伸,而男性多半是以管理職為目標,個人認為這是社會期待以及養家活口的問題,不能以偏概全認為男性的野心大就是他成功的主要原因,個人認為管理特質與能力才是重要的關鍵。最後一點提到亦師亦友、以身作則、以及家庭的支持是當上女性主管成功的要件,我認為這並不是女性特有的成功關鍵而是男女主管都需具有的必備條件。

我認為主管是男是女並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主管有沒有管理特質以及有沒有能力,把自己限定於性別的角色對男對女都是不利的。男性女性在特質上確實有不同,去除不當的性別歧視問題,把管理與績效做的好不好歸咎於性別問題,個人認為那是替失敗找藉口而已。

沒有留言: